搜索
搜索
这是描述信息
您现在的位置:
问鼎(中国)
/
/
航天节能 | 《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(2023—2030年)》政策导向

新闻中心

航天节能 | 《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(2023—2030年)》政策导向

航天节能 | 《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(2023—2030年)》政策导向

  • 作者:生物质板块
  • 来源:问鼎app官方网站入口
  • 发布时间:2023-07-06 09:05
  • 访问量:

【概要描述】创新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,拓宽投融资渠道,优化投融资模式,建立统筹整合投入机制,形成资金投入合力,提升资金使用效益。

航天节能 | 《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(2023—2030年)》政策导向

【概要描述】创新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,拓宽投融资渠道,优化投融资模式,建立统筹整合投入机制,形成资金投入合力,提升资金使用效益。

  • 分类:问鼎app官方网站入口
  • 作者:生物质板块
  • 来源:问鼎app官方网站入口
  • 发布时间:2023-07-06 09:05
  • 访问量:
详情

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,今日,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发改委、财政部、自然资源部制定了《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(2023—2030年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,对促进设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。

一、建设意义

当前,我国已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,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消费加快升级,食物消费需求日益多元,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任务紧迫、意义重大。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现实需要。推进农业现代化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的现实需要。扩大农业农村投资激活农村内需的现实需要。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现实需要。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。

二、发展现状

经过多年发展,我国设施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。

首先是设施规模持续扩大,2021年全国设施种植面积达到4000万亩左右,其中设施蔬菜面积占80%以上,位居世界首位;畜禽规模化设施化养殖稳步发展,生猪、奶牛和蛋鸡肉鸡规模化率提高到60%、70%和80%。

其次是设施产能稳步提升,2021年设施蔬菜产量达到2.3亿吨,占蔬菜总产量的30%;全国肉类、禽蛋、奶类年产量分别达到8990万吨、3409万吨和3778万吨,70%由规模养殖场提供。

第三是技术装备逐步改善,生产管理自动控制、新型水肥一体化、生物生长动态监测等设备加快普及,设施种植机械化率超过42%,大型畜牧养殖场基本实现关键环节机械化自动化。

第四是资源节约成效明显,节水节地节肥节药技术在设施农业领域广泛应用。

三、问题挑战

我国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总量还不足、质量还不高,相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,还不能适应建设农业强国的需要。

首先是总量不足与设施落后并存。设施种植业虽然具备一定规模,但布局不够合理、装备较为落后,设施畜牧总量不足,肉牛肉羊养殖规模化率分别仅为33%和45%;技术装备仍不配套,部分专用种养品种、精细化调控设备、重要数据管理软件还依赖进口,机械化、智能化水平总体较低。

其次是绿色转型任务较重。设施种植作物品种单一、连作障碍严重,化肥农药用量偏大;畜禽规模设施养殖种养主体分离,种养循环不畅;传统设施农业耗能大,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应用不足。

第三是集约生产有待加强。土地利用仍较粗放,传统厚土墙日光温室土地利用率不足40%;经营主体规模小、组织化程度低,人均温室管理面积不到发达国家的1/5,人均饲养管理家禽数量仅为发达国家的1/6左右。

第四是配套服务较为滞后。设施农业标准体系不健全。设施农业的设计建造、配套设备研发制造和运行维护等社会化服务发展滞后。全产业链开发不够,商品化育苗、仓储保鲜与冷链物流、粮食产地烘干等短板突出。品牌营销服务不足,市场供需信息对接不畅。

第五是要素保障支撑不足。发展设施农业需要加强用地保障。建设投资大,经营风险高,金融保险产品供给跟不上。现代设施生产技术培训不足,专业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相对缺乏,难以支撑设施农业快速发展需要。

四、面临机遇

政策导向更加鲜明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,发展设施农业,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,为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。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点任务,政策体系不断完善,人才、资金、信息等资源要素向设施农业加快聚集,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提供有力保障。

科技支撑更加有力。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深入推进,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装备在设施农业加快集成推广,不同类型的绿色技术模式不断集成应用,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提供强大动力。

市场驱动更加强劲。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,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,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显现,农村消费潜力充分释放,优质多样的农产品需求不断扩大,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创造更广阔市场空间。

投入渠道更加多元。设施农业成为扩大农业农村投资的重点领域,财政投入不断加大,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强,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不断激发,多元投入格局加快形成,为设施农业建设创造有利条件。 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五、主要原则

坚持资源集约节约。用好有限的耕地和水资源,提高现代设施农业用地用水效率。

坚持科技创新引领。突出科技创新在设施农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,聚焦智能温室、立体养殖等领域突出短板,探索打造数字农业工厂、未来智慧农场。

坚持生产绿色循环。加快现代设施农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,推进农业投入品全过程减量、废弃物全量资源化利用,促进生产生态协调发展。

坚持市场主体多元。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、农民合作社、家庭农场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主体参与,促进优势互补、衔接配套、高效协同。

六、规划目标

实现稳产保供水平提升。设施蔬菜产量占蔬菜总产量比重提高到40%,畜牧养殖规模化率达到83%。

实现科技装备水平提升。设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机械化率分别达到70%和60%,智能装备与数字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。

实现质量效益水平提升。设施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结构持续优化,设施农业总产值增长40%以上,建成一批现代设施农业基地(场、区)。

实现绿色发展水平提升。设施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,设施种植农药化肥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,节水灌溉技术全面普及,水肥一体化应用率显著提升;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%,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%。

图片 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七、重点任务

立足种植、畜牧等行业特点,因地制宜探索推广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设施农业类型,加快走适合我国国情农情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之路。

(一)建设以节能宜机为主的现代设施种植业

发展节能节本、高产高效新型现代设施种植业,推进绿色化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生产,稳步提升优质果蔬等的供给能力。

加快传统优势产区设施改造提升。以黄淮海和环渤海地区、长江流域和西北地区等设施种植传统优势产区为主,整县推进实施老旧低效设施改造,加快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和设施装备,有序推进产业提档升级。

引导潜力区实施非耕地设施农业开发。有序推进西北戈壁、黄淮海和环渤海盐碱地等非耕地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化开发,带动全国新增非耕地现代设施农业100万亩左右。

强化大中城市现代化都市设施农业建设。以全国超大、特大和大中城市郊区及其周边区域为重点,突出发展现代都市型智慧设施农业,建设一批全年生产、立体种植、智能调控的连栋温室和植物工厂等高端生产设施,形成一批布局合理、高产高效的现代设施农业标准化园区。

建设提升现代设施育苗(秧)中心。以蔬菜和水稻生产大县为重点,合理布局建设集约化育苗(秧)中心,扩大设施蔬菜优质种苗、水稻良种秧苗商品化供给覆盖面,有效解决小农户育苗难、成本高、质量差的问题。

(二)建设以高效集约为主的现代设施畜牧业

坚持稳定生猪家禽产能、拓展肉牛肉羊与奶牛产能,改造提升设施畜牧养殖,推广不同区域、不同畜种的设施养殖标准和技术模式,加快畜牧设施养殖向高效集约型升级。

加快规模养殖场设施化改造升级。完善节水清粪、好氧发酵、厌氧发酵、粪肥还田等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装备,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。

稳步推进生猪家禽立体化设施养殖建设。在土地资源相对紧缺的地区,发展生猪家禽立体化设施养殖场。建设立体多层养殖圈舍,因地制宜推广高层楼房养猪。推广叠层笼养,建设封闭式蛋鸡、肉鸡圈舍。

加快肉牛肉羊集约化设施养殖建设。挖掘潜力发展区,建设一批肉牛肉羊集约化设施养殖场,增加基础母畜数量,提高生产效率。发展标准化圈舍。完善自动清粪、固液分离、厌氧发酵、粪肥还田、污水处理等粪污处理设施设备,促进粪污资源无害化处理和就地就近转化利用。

建设奶牛智慧养殖场。以奶业主产省为重点,兼顾南方潜力区和特色奶产区,以节本增效为目标,提升规模养殖场草畜配套比例、资源利用效率和数字化应用水平,提升奶业发展质量 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八、重大工程

(一)现代设施农业提升工程

大中城市设施农业标准化园区建设项目。重点在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双城经济圈等100万人口以上的全国大中城市郊区,建设200个百亩以上的现代设施农业标准化园区。

现代设施农业改造提升项目。在设施农业传统优势产区开展老旧劣质设施改造提升,在设施农业重点区域整县实施现代设施农业改造提升项目,完成改造提升200万亩,其中日光温室改造100万亩、塑料棚改造100万亩。

(二)戈壁盐碱地现代设施种植建设工程

西北戈壁现代设施种植开发项目。推广甘肃等地戈壁设施农业建设经验做法,重点在山西、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宁夏、新疆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区,建设300个千亩以上戈壁设施农业园区。

黄淮海和环渤海盐碱地现代设施种植开发项目。在黄淮海和环渤海的盐碱地分布区域,重点在天津、河北、辽宁、江苏、山东等省份,建设200个千亩以上盐碱地设施农业园区。

(三)现代设施集约化育苗(秧)建设工程

现代设施集约化育苗(秧)中心建设项目。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双季稻生产大县,建设6000个左右早稻集中育秧中心,建设育秧温室大棚、播种出苗车间和育秧设施设备。在蔬菜播种面积千万亩以上的16个蔬菜大省、10个设施蔬菜重点省份,建设300个集约化育苗中心。

(四)高效节地设施畜牧建设工程

工厂化集约化设施畜牧养殖场建设项目。优先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,建设1110个工厂化集约化设施畜牧养殖场。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与生态环境条件,建设改造楼房养猪、奶牛和肉牛肉羊舍饲圈养、蛋鸡肉鸡叠层高效笼养等现代设施畜牧生产设施及配套技术装备,配备动物疫病监测诊断和防控设施设备,建设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。

九、资金筹措

(一)拓宽资金筹措渠道

规划投资通过财政、金融、社会资本和项目承建主体等多种渠道落实。通过优化营商环境、完善金融保险支持等政策措施,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和引领作用,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扩大有效投资。

强化财政资金投入保障。

加大金融保险支持。

鼓励社会资本投入。

(二)创新投融资模式

创新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,拓宽投融资渠道,优化投融资模式,建立统筹整合投入机制,形成资金投入合力,提升资金使用效益。

创新社会资本参与模式。

鼓励大型企业参与承建。

探索设立设施农业发展基金。

探索整体打捆打包投融资机制。

相关资讯

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
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。